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动态信息

钱博讲堂(总第14期)讲座纪要——“汉唐金银:财富与货币”

时间:2019年03月22日 来源:钱币博物馆

  2019年3月19日下午,应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邀请,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,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做了以“汉唐金银:财富与货币”为题的精彩讲座。本次讲座是中国钱币博物馆“钱博讲堂”2019年第1讲(总第14讲),由周卫荣馆长主持。金银的讲座主题受到专业研究者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关注,中国钱币博物馆干部职工、高校学生、钱币爱好者等100余人到场聆听了讲座。讲座开始前,周卫荣馆长首先对齐东方教授表示感谢,接着对齐东方教授的学术背景、工作情况作了简要介绍。

  讲座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: 1、器物标重与成分。简要介绍了天然金的基本常识和商、西周时期黄金装饰的特点,以江西海昏侯墓、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的金银器为例,展现了金银器的出土情况,并结合文献记载,对战国至汉唐、宋代金银器上的铭文进行了解读,阐明了金银器上文字标识的内涵。2、金银作为珍奇和神秘的物质。主要讲述了金银从装饰品发展而来引起的社会价值观转变,黄金可食、延年益寿等流行看法在文献中也得以体现。3、富贵与权利的象征。利用文献和考古出土物解读了金银的社会意义,在财富基础上,金银的使用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属性。4、金银货币。介绍了一些关于金银货币的考古发现,认为历史上金银器物一直具有财富和货币的功能。关于西汉巨量黄金消失之谜,古代文献记载不一定准确,对于这一历史问题,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审视。以金银开元通宝为例,阐述了金银钱背后的历史、文化意义。5、金银器与艺术、社会。以实例阐述了金银作为财富,同时具有艺术和文化属性,金银表达的人文意义,更应值得重视,其中融入的文化交流和社会生活情趣无疑是其价值的体现。最后齐东方教授总结道:“黄金用天赋的色彩描写了生活的诗、历史的事,曾导致过社会的进步和发展,也诱发过人类的贪婪和罪恶,观看金银器,就是在观察我们自己的历史”。

  齐东方教授的讲座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。金银既是一种经济财富,又是人类文化价值的表达,如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人类拥有的财富,以及文化生活的意义,金银的历史,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人类自己的视角。

中科汇联承办,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,portal门户,舆情监测,搜索引擎,政府门户,信息公开,电子政务